首頁 > 會務動態(tài) > 省僑聯要聞

廣東省僑聯法顧委赴中山、江門市開展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調研

時間:2023-08-10 來源:廣東省僑聯
【字體:

  為深入推進我省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做實做細“法僑”“司僑”工作機制,8月3日至4日,省僑聯法顧委主任曾添貴率調研組赴中山、江門市開展探索基層成立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了解當地僑資企業(yè)僑界群眾的法律需求調研。省僑聯法顧委副主任、省僑聯原副主席區(qū)德強,省僑聯法顧委副主任,省法學會副會長、省委政法委原一級巡視員鄧遠強,省法院、省司法廳等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參加調研。

圖片

圖片

  調研組分別聽取了中山、江門兩市中級人民法院、司法局、僑聯及法顧委,新會區(qū)等基層法院、司法局、僑聯,司法所、街道、社區(qū)等有關單位負責人的工作匯報并進行座談交流,并就關于江門市和中山南區(qū)成立僑聯人民調解委員會試點工作進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研究探討。

圖片

圖片

  調研組對中山、江門兩市僑聯及法顧委、法院、司法局在“法僑共建”“司僑共建”工作中取得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中山市僑聯與中級人民法院建立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打造了一支專業(yè)隊伍、一套工作機制、一個服務中心、一批品牌活動的“四個一”工作體系。至2023年7月,進一步優(yōu)化升級為境內境外、線上線下聯動的一站式多元解紛“法僑共建”2.0版新模式。自“涉僑糾紛多元化解調解室”入駐全國首個進駐行政服務大廳的中山市新僑服務中心以來,共受理委派案件100多宗,挽回經濟損失60多萬元,收到僑界群眾致送錦旗10面。今年6月,中山市司法局繼在中山南區(qū)街道率先成立涉僑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后,再與中山市僑聯簽訂《法治建設合作框協(xié)議》,“司僑共建”邁出新步伐。江門市僑聯圍繞“僑都賦能”工程,主動擔當作為,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積極為僑服務,依法維護僑益,推動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做實做強具有江門特色的維護僑益的工作品牌,全市各縣(市、區(qū))建立法顧委組織全覆蓋,委員152名,建立市、區(qū)兩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法顧委服務站,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室45個,特邀調解員52名,通過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平臺線上線下成功調解案件846件,聯合法院通過e訴訟平臺,跨境調解涉外案件,聯合江門五邑公證處跨境遠程視頻公證試點,與65個國家的我國駐外使(領)館合作,擴大公證業(yè)務范圍,拓展跨境調解工作平臺,在巴西、智利、委內瑞拉等3個五邑僑胞分布集中的國家設立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室,去年線上調解涉僑糾紛50多件,近兩年遠程調解涉僑民商事案件220件,提高為僑服務質量。

圖片

圖片

  調研組希望中山、江門兩市要積極做好宣傳、深入進行總結,守正創(chuàng)新、先行先試,為全省探索總結體現新時代“楓橋經驗”涉僑糾紛多元化解的工作模式和經驗;要深化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體系建設,做實“法僑”“司僑”合作機制內容,為全省探索升級版;要善于學習借鑒新時代“楓橋經驗”精神,在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中,做到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平安不出事;要加強僑聯法顧委隊伍建設,整合社會資源,吸納優(yōu)秀專業(yè)人才加入僑聯法律顧問委員會,進一步提高僑聯維權力量。

圖片

圖片

  調研組一行還深入中山市新僑服務中心、中山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江門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涉僑調解工作室、涉外法律工作站、新會區(qū)、廣東凱行律師事務所和萬天國際集團、寶豪塑膠五金制品(江門)有限公司等調研,現場了解涉僑糾紛多元化解的解紛場室、工作窗口、宣傳陣地等情況以及僑企法律需求、生產經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