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蔭別墅背后的感人故事
廣東江門市新會區(qū)大鰲鎮(zhèn)有處遠近聞名的歷史景點:桃蔭別墅,這是昔日中共新會區(qū)委舊址、新會獨立團誕生之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而就在這一天,百頃小學(今南沙小學)全體師生在桃蔭別墅前舉行升旗儀式,新會地區(qū)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就在大鰲百頃這片土地上冉冉升起,迎風飄揚。鮮為人知的是,桃蔭別墅原是新會僑界著名開明士紳陳照薇先生的私人別墅,為了支援百頃地下黨工作,陳照薇將他自建自用的桃蔭別墅無條件提供給中共新會組織使用。75年過去了,先賢奉獻值得銘記,家國情懷激勵后人。
1、外海陳家,一門三杰
陳照薇,字贊垣,1894年出生于廣東新會縣外海鄉(xiāng)(今江門市江海區(qū)外海街道)。陳照薇出身名門、畢業(yè)于名校,曾擔任香港著名慈善家馮平山先生秘書,長期活躍于粵港澳教育界。他熱心教育、出資辦學,興建圖書館,支持文化事業(yè),是鄉(xiāng)中的開明紳士。抗日戰(zhàn)爭時期,陳照薇積極投身抗日事業(yè)。受了陳照薇的進步思想影響,他的大兒子和兒媳婦、二兒子,還有四兒子先后參加革命。抗戰(zhàn)勝利后,他又熱心支持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他把自己在百頃小學(現新會大鰲南沙小學)內建造的桃蔭別墅提供給中共新會縣委地下組織使用,后為中共新會直屬區(qū)委機關所在地。
陳冠時(1922—1943年),出生于新會縣外海鄉(xiāng)永安里,陳照薇先生二兒子。少年時到香港讀書,1940年考入香港中國新聞學院,并在那里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香港淪陷后,陳冠時接受黨的派遣,到東江抗日游擊隊任港九大隊政訓室宣傳干事。1943年3月3日,港九大隊政訓室駐地被日偽軍包圍,陳冠時為掩護戰(zhàn)友撤退而英勇負傷,被日軍俘虜,后來在香港沙頭角壯烈犧牲,時年21歲。解放后追認為革命烈士。
陳照薇大兒子陳冠芳抗日戰(zhàn)爭期間就讀于廣東藝術??茖W校戲劇系,參加學校實驗劇團表演抗日劇目。1943年在父親陳照薇的經濟支持下,與夫人等組成劇團奔赴陽江演出抗日劇目,喚起民眾的抗日熱情??谷諔?zhàn)爭勝利后,陳冠芳返回廣州,與進步人士創(chuàng)辦刊物,揭露國民黨政府的腐敗無能和黑暗統(tǒng)治。 1946年夏天,陳冠芳與同學赴港,參加香港地下黨領導的中原劇藝社。返回家鄉(xiāng)新會縣后,陳冠芳開展話劇新文化活動,排演漁民抗日話劇,秘密串連組織有10多位進步學生的讀書會,學習進步書刊,傳播革命思想。1949年,陳冠芳任粵贛湘邊縱隊文工團團長,隨主力部隊進軍珠三角解放番禺。
2、肝膽相照、風雨同舟
外海陳家,愛國愛鄉(xiāng);支援革命,無怨無悔。1948年7月,中山大學黨組織指派畢業(yè)生鄧強(共產黨員)帶領廣州、粵北地區(qū)的一些學生黨員和進步青年共10多人在陳冠芳幫助下來到新會大鰲百頃任教,以百頃學校為基地,宣傳和發(fā)動群眾。他們在大鰲的革命活動得到陳照薇、黃社根等開明士紳的大力支持,從而順利開展籌組農會、婦女會等工作,開辟革命新區(qū),建立了黨領導下的百頃革命據點,為黨組織日后掌握和控制百頃鄉(xiāng)政權和自衛(wèi)隊打下基礎,也為開展武裝斗爭創(chuàng)造了條件。1949年10月21日,為配合南下解放軍部隊迅速解放粵中各地,中國人民解放軍粵中縱隊新會獨立團在百頃宣告成立,建制包括新生連和黎明連,團長兼政委吳楓(暫未到任,由曾國棠代指揮)。新會獨立團成立后,立即投入解放江會的軍事行動中,為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zhàn)軍陳賡兵團解放江門、新會等地做出重要貢獻。
3、桃蔭別墅,見證歷史
近年,大鰲鎮(zhèn)政府籌資對桃蔭別墅進行了加固和翻新,在別墅內進行布展,制作了“粵中縱隊新會獨立團圖片展覽”。以38幅歷史照片、41幅革命故事連環(huán)畫,生動再現了革命前輩的英雄事跡和革命精神。2006年,桃萌別墅被江門市委公布為江門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2010年,被江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江門市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被江門市委宣傳部公布為江門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改革開放以來,陳照薇先生兒女陳鐵、陳冠儔、陳宜頌等多次前來桃蔭別墅瞻仰和尋根;陳照薇先生外孫女、澳門社會科學學會會長楊開荊博士回鄉(xiāng)參觀桃蔭別墅后感慨地說:“桃蔭別墅見證了我們一個家族的歷史,也見證了一個時代的歷史?!?/p>
陳照薇先生1944年興建的桃蔭別墅
桃蔭別墅:江門市文物保護單位
歐初題詞的《粵中縱隊新會獨立團圖片展覽》
桃蔭別墅見證新會第一面五星紅旗在此升起
桃蔭別墅展廳:紅色革命足跡
桃蔭別墅展廳:重溫風雨征程
還原當年舊貌:革命油印室
外海陳家,一門三杰
新時期的百頃學校(南沙小學)舊貌換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