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僑界仁愛基金會捐贈情況通報
??? 廣東是全國重點僑鄉(xiāng),僑力資源豐富。為進一步發(fā)揮僑力,凝聚僑心,彰顯僑聯(lián)組織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和共建幸福廣東的獨特作用,廣東省僑聯(lián)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籌集資金,用于賑災救濟、扶貧助學等公益慈善事業(yè)。2006年5月23日成立了公募性質的廣東省僑界仁愛基金會(以下簡稱仁愛基金會)。自成立以來共收到各項捐款42,612,158.80元,發(fā)出各項捐款42,157,611.16元。2008年3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廣東省抗災救災先進集體”稱號,2008年7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廣東省抗震救災先進集體”稱號。2009年12月被廣東省民政廳、省社會組織評估中心評為“五A”?級的基金會。現(xiàn)將2006年至2011年年底廣東省僑界仁愛基金會接受和使用社會捐贈款物情況通報報如下:
??? 一、關心僑界群眾安危,積極主動救濟賑災
??? 近年來我省多次發(fā)生突如其來的災害,面對天災,在僑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在廣東省僑聯(lián)領導下,基金會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充分發(fā)揚僑界“災害無情人有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積極募捐,賑災濟民,全力以赴,做好賑災工作。
??? (1)2008年1月下旬我國南方遭受到80年一遇的冰雪,嚴重低溫冷凍災害,在災害面前,基金會根據(jù)省僑聯(lián)的抗寒救災部署,發(fā)動僑界踴躍捐款捐物,計達764,313.10元。(2)四川汶川地震發(fā)生后,迅速在全省僑界發(fā)動捐贈,通過傳真、電話、電子郵件等形式向重點聯(lián)系的海外社團、僑領發(fā)出,捐款捐物計為4,016,563.87元,支援汶川地震災區(qū)。(3)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發(fā)生7.1級地震,災情嚴重。共動員僑界力量捐款捐物130余萬元支援青海玉樹地震災區(qū)。在近幾年抗賑救災活動中,我會急災情所急、情系僑界災民,做到團結合作,按省僑聯(lián)“有根有據(jù)、有血有肉、有板有眼、有頭有尾”的工作要求。為保障所有資金及物資全部用于災區(qū),有效推動抗災救災工作的開展。賑災物資及款項及時發(fā)放,確保了災區(qū)人民能迅速恢復生產,重建家園。
??? 二、情系貧困歸僑僑眷,熱心千里送溫暖
??? 為更好落實黨的十七大關于關注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讓我省困難歸僑僑眷群眾度過每一個溫暖、祥和、歡樂的春節(jié)。每年元旦至春節(jié)期間,均由省僑聯(lián)領導帶隊,赴全省各地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行程數(shù)千公里,深入我省21個地級以上市、23個華僑農場的困難歸僑僑眷家中進行慰問,把僑界的關心與溫暖送到困難歸僑僑眷心坎上。慰問還著力做好歸僑僑眷集中的受災地區(qū)、華僑農場、以及散居在邊遠貧困地區(qū)的老歸僑困難戶;突出關心因疾病、失業(yè)及其他原因造成生活困難的歸僑僑眷,重視子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主動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慰問活動充分體現(xiàn)了各級僑聯(lián)“上下貫穿一條主線”的工作機制,使受慰問歸僑僑眷困難群眾深感來自全省各級僑聯(lián)組織的溫暖和關懷,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云浮大穩(wěn)村,因村內飲用水依靠直接采集山水,只有簡單的砂石沉淀設施,沒有配套凈水和消毒設施。在雨天,砂石混雜,根本無法飲用。而且原到戶水管是工業(yè)用鐵管,經過多年腐蝕嚴重,造成到戶飲用水中砷、鉛兩個重金屬超標。為能解決飲水難的問題,基金會動員了省僑聯(lián)顧問林東先生籌集善款20萬元,為大穩(wěn)村自來水改造完成了大穩(wěn)村自來水改造工程,為全村農民群眾謀萬代福祉。
??? 三、做好貧困救助工作,建立貧困救助體系
??? 除做好一年一度大型慰問活動外,重要的還需長期堅持做好長效扶貧助學的工作。仁愛基金會凡接到各地級市僑聯(lián)報送的因病、殘疾或及子女讀書等困難歸僑僑眷申請援助報告后,都做到盡職盡責核實情況,并及時地為困難歸僑僑眷發(fā)放救助金;如河源龍川縣旺宜村歸僑、殘疾特困家庭陳曉玲打造水井,架設電線通電,修整房屋,如汕尾的印尼歸僑黃露萍,不幸患上腦膜瘤需要開顱手術,上無力支持這筆高昂的醫(yī)療費,基金會為其排憂;湛江僑眷、年僅28歲的胡江因病情嚴重需要胰腺腎聯(lián)合移植,為其解決急需醫(yī)療費用;如肇慶廣寧僑眷劉春媚家屬因患尿毒癥,長期血液透析,全家生活靠劉春媚一人打工支撐,而其家庭極度困難等等。針對以上困難歸僑僑眷家庭,仁愛基金會都能及時給予他們救助,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 四、積極參與“僑(愛)心工程”,打造公益事業(yè)品牌
??? 捐資助學是仁愛基金會開展公益事業(yè)的重點。?“僑(愛)心工程”是由中國僑聯(lián)倡導的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品牌公益項目,也是仁愛基金會開展扶貧助學活動的重要載體。今年來配合中國華僑經濟文化基金會在廣東捐贈多所僑(愛)心小學的實施工作,取得較好的效果。如為饒平僑心小學增添教育設備;在內蒙古興建了?“丹達廣東僑聯(lián)僑心小學”和“劉藝良僑心小學”;資助河源東源縣黃田鎮(zhèn)久社善苗之星林東僑心學校校園建設、珠海平沙三中的校園建設等等。
??? 五、募捐形式的多樣化,做好公益慈善工作。
??? “藍絲帶宮頸疾病醫(yī)療救助專項資金”是由廣東省僑界仁愛基金會管理,委托廣州現(xiàn)代醫(yī)院為就診指定單位。該筆專項資金共40萬元,旨在為家庭困難的歸僑僑眷婦女伸出援手,給予適當?shù)慕洕Y助,為她們解除疾病困擾。很多華僑農場的歸僑僑眷婦女,長期以來以耕種為生,因家庭生活困難,有些已經有十幾年甚至從未進行過健康檢查,活動的開展使她們了解了自己的健康狀況并得到了及時的治療。對確診患病的婦女視其經濟能力和身體狀況給予適當?shù)尼t(yī)療救助。目前已在廣州、珠海、惠州、肇慶開展系列活動。基金會今后將繼續(xù)將藍絲帶行動做得更好。我會還與珠海市、河源市僑聯(lián)等單位共同主辦的歸僑僑眷子女物業(yè)管理、電工、種養(yǎng)殖技能培訓班,數(shù)百名歸僑僑眷子女參加了培訓班。這種以僑資企業(yè)為依托,定向培訓歸僑僑眷子女,實現(xiàn)了一人培訓就業(yè),全家脫貧致富,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一大舉措,也是為僑服務,為經濟服務新開辟的又一條渠道。
??? 六、因地制宜,切實做好扶貧工作
??? 根據(jù)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我省扶貧開發(fā)“規(guī)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的實施意見》中提出的要求,以及省僑聯(lián)的工作部署,仁愛基金會對河源市紫金縣藍塘鎮(zhèn)塘田村進行全力幫扶。
扶貧開發(fā)“雙到”工作自2009年6月25日動員以來,對村98戶貧困戶的情況進行調查核實,采集村貧困戶的詳細資料及圖片資料,按照“一戶一冊、一戶一法”組織做好貧困戶的登記造冊工作,確保戶有卡、村有表、鎮(zhèn)有冊。先后投入29.4萬幫扶98戶貧困戶發(fā)展種養(yǎng)業(yè)(購買85頭牛和110頭豬發(fā)放到貧困戶手中,現(xiàn)在生長趨勢良好);投入30萬元幫扶塘田村入股雙興電站藍塘鎮(zhèn)府股份,每年分紅收益2萬元,實現(xiàn)村集體年收入3萬元的脫貧目標;為幫助提高農戶的種養(yǎng)水平,還與紫金縣僑聯(lián)合作,聘請農業(yè)局種養(yǎng)方面的專家,在塘田村組織了種養(yǎng)技能培訓班,為村民免費培訓種養(yǎng)技能,培訓班為農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交流平臺,受到了村民的熱烈歡迎。2011年又投入村道建設20萬元及貧困危房改造50萬元,為貧困地區(qū)人民早日致富脫貧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 七、發(fā)揮各市僑聯(lián)積極性,上下聯(lián)動,共同營造扶貧助困的社會氛圍
為充分發(fā)揮僑聯(lián)組織的獨特優(yōu)勢,調動僑界資源優(yōu)勢,我會還制定了相應的工作辦法。與廣州市僑聯(lián)、梅州市僑聯(lián)、開平市僑聯(lián)共同建立了“廣州市僑界幫扶基金”、“梅州僑界仁愛基金”、“開平市僑界幫扶基金”。
??? 梅州市僑界仁愛基金就號召海內外僑界企業(yè)家、愛心人士籌集資金2,450,000元為梅州60歲以上3000多位困難歸僑購買農村養(yǎng)老保險,解決廣大困難歸僑基本養(yǎng)老保障問題。開平市僑界幫扶基金是全省首個在縣市級僑聯(lián)成立的僑界助學基金,啟動就達844,100元。旨在發(fā)揚“自信、拼搏、樂觀、感恩、傳承、進步”的助學精神,幫助該市貧困學生解決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困難,將助學和育人結合起來,努力探索助學模式,為興教育才闖開新路,推動教育事業(yè)健康、快速、和諧發(fā)展,促進和諧社會和文明僑鄉(xiāng)建設,反映甚廣。
????八、積極開展6.30扶貧日活動,為我省扶貧工作做貢獻
??? 根據(jù)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去年6月30日在全省開展2011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在省僑聯(lián)的領導下,基金會以“人人奉獻愛心,共建幸福家園”為主題,深入宣傳,廣泛動員,統(tǒng)一開展了全省僑聯(lián)系統(tǒng)的扶貧濟困活動,全面完成了扶貧濟困活動的各項工作任務。
??? 我會組織了16位僑界業(yè)家、愛心人士參加5.30省委召開的座談會。于6月9日向全省僑界發(fā)出捐贈倡議書,還在僑聯(lián)網站、雜志等媒體宣傳此次活動的意義和實操方法,傳達上級文件精神,部署各項扶貧濟困任務,讓扶貧濟困日這一活動廣泛、深入僑界群眾之中。還繼續(xù)利用出訪、到僑資企業(yè)調研、電話聯(lián)絡、傳真、上門拜訪等渠道聯(lián)絡僑商熱心人士、宣傳今年扶貧活動的意義,爭取他們對開展活動的了解和支持,使更多僑胞參與到認捐認建工作上來,取得較好的效果。6月28日,省僑聯(lián)舉行了“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捐款儀式。僑界人士當場認捐的善款就達到了1003萬元人民幣。截止今年1月31日為止,已到賬549.845萬元。其中:260萬元屬于定向興寧公益事業(yè)、25萬定向珠海和風中學、5萬定向紫金扶貧捐款;鄭楚輝先生100萬元、莊創(chuàng)業(yè)先生30萬元已于7月18日匯省慈善總會,用于資助河源龍川黃石鎮(zhèn)龍南村下營村、紫金瓦溪鎮(zhèn)竹溪村。5萬元定向開平教育。在賬上119.845萬元,正與相關部門聯(lián)系具體扶貧村。余下部分資金未有到位,我們正在進一步跟進中。下一步,我們將根據(jù)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與僑界愛心人士的愿望,配合省有關機構,把扶貧日捐款主要用于“兩個不適宜”的貧困村整村搬遷和僑心工程上,把善事辦好、辦實。
??? 此外,省僑聯(lián)完全解決了基金會所有辦公經費與工作人員。省僑聯(lián)副主席麥慶泉、紀少雄先生兩人共為基金會捐贈款28.88萬元,用于購買兩臺面包車作會務用車。都為基金會的發(fā)展壯大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我們對省僑聯(lián)及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給予基金會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表示由衷的感謝。
????自成立以來,我會在省僑聯(lián)的要求下(1)做到筆筆善款去向清楚、賬目清晰,并都存檔。(2)還設有監(jiān)事會、每年審計,并都通報捐贈情況。(3)定期向省僑聯(lián)辦公會議匯報。在新的一年里,我會決心發(fā)揚成績,再接再厲,勇于創(chuàng)新,把廣東省僑界仁愛基金會做大做好,并擬于近日成立“廣東僑界務實教育基金”及“郭榮昌僑界幫扶基金”,更好地幫助廣東省內有困難的歸僑、僑眷,資助或獎勵全省中學及高校中家庭困難的歸僑僑眷學生。把僑界的關懷和溫暖送到每個困難歸僑僑眷心坎上,為共建共享幸福廣東,和諧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
廣東省僑界仁愛基金會
???????????????????????????????????????二O一二年二月八日
附件:信息明細
2006年基金會捐贈收入明細表 |
||
|
項目名稱 |
金額 |
1、 |
?2006年臺風賑災 |
7,795,912.38 |
2、 |
全省僑聯(lián)系統(tǒng)網站建設 |
210,600.00 |
3、 |
2005年賑災收入 |
2,032,922.52 |
4、 |
愛國紀錄片《國魂》拷貝 |
2,280,000.00 |
5、 |
周志光先生捐贈棉被 |
50,000.00 |
6、 |
鄺光槐基金捐款 |
30,000.00 |
7、 |
胡江醫(yī)療費捐款 |
20,000.00 |
8、 |
臺風賑災拍賣捐款 |
389,350.00 |
9、 |
非限定捐贈收入 |
55,000.00 |
|
合?? 計: |
12,863,784.90 |
? |
2006年基金會捐贈支出明細表 |
|
|
項目名稱 |
金額 |
1、 |
?2006年臺風賑災 |
10,104,830.90 |
2、 |
?歸僑僑眷特困救助 |
10,000.00 |
3、 |
?2006春節(jié)慰問活動金 |
65,191.03 |
4、 |
?內蒙古僑心小學建設款 |
210,000.00 |
5、 |
?全省僑聯(lián)系統(tǒng)網絡設備建設 |
880,600.00 |
6、 |
?潮州饒平僑心小學教學設備 |
30,000.00 |
7、 |
?愛國紀錄片《國魂》拷貝 |
2,280,000.00 |
8、 |
韶關樂昌受災群眾棉被 |
50,000.00 |
9、 |
?2006廣東僑界冬季送溫暖活動 |
114,000.00 |
10、 |
?胡江醫(yī)療費 |
50,000.00 |
|
合計: |
13,794,621.93 |
2007年基金會捐贈收入明細表 |
||
|
項目名稱 |
金額 |
1、 |
?2006年臺風賑災 |
4,955.00 |
2、 |
全省康健健身器材 |
500,000.00 |
3、 |
華僑農場結對子幫扶活動 |
120,000.00 |
4、 |
2007年賑災捐款 |
771,301.92 |
5、 |
藍絲帶宮頸疾病基金捐款 |
400,000.00 |
6、 |
中山僑心培訓項目捐款 |
192,931.76 |
7、 |
僑心學校捐款 |
230,000.00 |
8、 |
會務用車捐款 |
288,800.00 |
9、 |
非限定性捐款 |
920,159.43 |
|
合計: |
3,428,148.11 |
2007年基金會捐贈支出明細表 |
||
|
項目名稱 |
金額 |
1、 |
特困救助 |
25,380.00 |
2、 |
貧困歸僑慰問 |
13,900.00 |
3、 |
內蒙古丹達鄉(xiāng)僑心小學電腦設備 |
70,000.00 |
4、 |
發(fā)放全省康健健身器材 |
500,000.00 |
5、 |
救助內蒙古廣東籍貧困歸僑 |
50,000.00 |
6、 |
市慈善會扶貧濟困活動捐助 |
1,353.00 |
7、 |
省慈善會送書下鄉(xiāng)活動捐助 |
30,000.00 |
8、 |
省扶貧基金貧困山區(qū)幫扶捐助 |
10,000.00 |
9、 |
市僑聯(lián)聚僑心促和諧慈善拍賣 |
18,000.00 |
10、 |
華僑農場接對子幫扶活動 |
60,785.00 |
11、 |
?2007年臺風賑災支出 |
729,167.22 |
|
合計: |
1,508,585.22 |
2008基金會捐贈收入明細表 |
||
|
項目名稱 |
金額 |
1、 |
春節(jié)貧困歸僑慰問? |
80,000.00 |
2、 |
抗雪災捐款 |
764,313.10 |
3、 |
僑心工程 |
618,166.47 |
4、 |
扶貧助學 |
150,000.00 |
5、 |
四川地震捐款 |
3,973,041.42 |
6、 |
張恭泰先生慈善捐款 |
873,900.00 |
7、 |
連僑心、促和諧-廣州基金 |
48,000.00 |
8、 |
非限定性捐贈 |
360,500.00 |
合計 |